• 快速导航
  • 来院交通
  • 患者回访
  • 投诉举报电话
    受理部门
  • 妇幼保健信息
    自助查询
  • 当前位置:健康宣教
    【艾梅乙防治科普】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核心知识(三)
    发布日期:2025-08-02

      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,科学认知与规范防护是应对艾滋病潜在风险的关键。以下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续篇核心知识,帮助家长理性应对,为宝宝健康奠定基础。

      Q

      1.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,生后检测 HIV 抗体阳性,是不是孩子也感染了?

      A

      不一定。

      婴儿出生时的 HIV 抗体可能来自母亲,如同暂时携带的 “被动抗体”,多数会在 18 月龄前逐渐消失。因此,18 月龄内仅抗体阳性不能确诊感染,需通过后续检测最终确认。

      Q

      2. 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妈妈,孩子出生后都要吃抗病毒药吗?

      A

      是的。为降低感染风险,所有艾滋病感染母亲所生婴儿,均需在出生后 6 小时内尽早服用免费抗病毒药物,为宝宝提供早期保护。

      Q

      3. 什么是 “艾滋病高暴露风险儿童”?

      A

     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婴儿属于高暴露风险,需加强防护:

      母亲孕晚期 HIV 病毒载量>50 拷贝 /ml;

      母亲无孕晚期病毒载量检测结果,且孕期抗病毒治疗不足 12 周;

      母亲临产时或分娩后才确诊 HIV 初筛阳性。

      其他情况则为普通暴露风险儿童。

      Q

      4. 宝宝出生后,什么时候开始吃抗病毒药最合适?

      A

      越早越好,最好在出生后 6 小时内。

      这一时间段是阻断病毒入侵的关键期,及时用药可最大限度降低感染可能性。

      Q

      5.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孩子,什么时候需要随访和检测?

      A

      婴儿需定期随访和检测,具体时间如下:

      随访:满 1、3、6、9、12、18 月龄时,进行体格检查和健康评估;

      检测:出生 48 小时内、6 周、3 个月内做核酸检测(早期诊断);12 月龄和 / 或 18 月龄检测 HIV 抗体,同时观察有无感染症状。

      Q

      6. 宝宝 12 个月时 HIV 抗体阴性,能排除感染吗?

      A

      可以排除。母亲传递的抗体 80%~90% 会在 9~12 月龄内消失,12 月龄抗体阴性即说明未感染,无需再复查;18 月龄时母亲抗体基本完全消失。

      Q

      7. 宝宝 12 个月时抗体阳性,18 个月还需要再查吗?

      A

      需要。12 月龄抗体阳性可能是母亲抗体未完全消失,也可能是婴儿感染。18 月龄复查至关重要:若抗体阴性或确诊试验阴性,可排除感染并转入常规保健;若抗体阳性或不确定,需通过核酸检测进一步确认。

      Q

      8. 什么是 “艾滋病单阳家庭”?

      A

      指夫妻双方(含同居 3 个月以上的异性伴侣)中,一方感染 HIV、另一方抗体阴性的家庭,阴性一方称为 “单阳配偶”。明确这一概念有助于针对性开展防护。

      Q

      9. 单阳家庭如何进行抗病毒治疗?

      A

      若感染者未接受治疗,且配偶近 6 个月抗体阴性:

      需告知治疗的双重意义 —— 既能延缓感染者病情进展,又能降低配偶感染风险,征得同意后转至定点医院接受免费治疗。

      Q

      10. 单阳家庭想生孩子,该如何选择?

      A

      科学防护可保障生育安全,具体方案如下:

      医生提供母婴阻断知识咨询,尊重生育选择;

      男阴女阳家庭:女方接受治疗且病毒载量控制后,可选择体外授精;

      男阳女阴家庭:

      最安全方式:捐赠精子人工授精;

      自然受孕:男方需接受治疗至病毒载量 “检测不到”,在排卵期同房,阴性女方可在同房前后各 1 个月服用预防药物。

      Q

      11. HIV 感染母亲所生的孩子,该如何接种疫苗?

      A

      <18 月龄婴儿接种前无需检测 HIV 抗体,按 “感染状况不详” 处理;

      医生会根据婴儿是否感染、有无症状或免疫抑制情况,评估并制定具体接种方案。

     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需依托规范的医疗干预和持续的科学防护。从检测到用药,从家庭防护到疫苗接种,每一步规范操作都是守护新生命的重要环节。遵循专业指导,就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,保障孩子健康成长。

      文字:产一科 褚伟莎

      出品:宣传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