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快速导航
  • 来院交通
  • 患者回访
  • 投诉举报电话
    受理部门
  • 妇幼保健信息
    自助查询
  • 当前位置:健康宣教
    季节交替,如何预防老年人血压波动导致脑血管病
    发布日期:2024-09-20

      一、老年人血压波动的原因

      1、病理生理因素

      老年人大动脉弹性下降和僵硬度增加、内皮功能障碍、压力反射敏感性下降、自主神经功能失调、 内分泌功能减退、肾脏排钠和容量调节能力减弱。

      2、并存疾患

      一些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可造成血压波动,如高血压、2型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心脑血管病、神经系统疾病(如帕金森病)、肾病、呼吸道疾病、炎症、副癌综合征等。

      3、环境因素

      气候变化、季节更替、海拔高度等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。

      4、饮食不当

      摄入过多的盐、糖、脂肪或饮食不规律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。

      5、缺乏运动

      长期缺乏运动,会导致身体代谢的降低,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。

      6、情绪因素

      情绪的变化,如生气、兴奋、焦虑、抑郁等会引起血压波动。

      二、血压波动的危害性

      1、不适症状

      血压波动大会引起患者出现不适症状,如头晕、心慌等。

      2、血管内膜损伤

      血压波动可能导致血管内膜受损,进而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急慢性病变,如心绞痛急性发作、急性心肌梗死、急性心力衰竭、各种心律失常、脑梗死、脑出血等。

      3、血管狭窄

      长期血压不稳定可能导致血管动脉硬化,使脑血管发生狭窄性病变,引起记忆力下降、反应迟钝以及痴呆等并发症。

      4、肾脏损伤

      血压波动还可能造成肾脏损伤,引起蛋白尿、肾功能衰竭。

      5、视网膜动脉受累

      血压不稳定还会影响视网膜动脉,导致视物模糊、视力下降甚至失明。

      三、如何预防老年人血压波动

      1、适度添衣,保持体温稳定

      立秋后,气温变化往往较大,早晚温差变化大,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血压波动,患者应避免受凉,适时增添衣物,保持体温稳定,特别是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。

      2、注意饮食,控制盐分摄入

      饮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非常重要。盐分过多会增加血压,导致脑血管负荷加重。因此,饮食以清淡为主,少食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戒烟酒,同时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、豆类及豆制品等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,防止便秘。平时还可以适当吃些羊肉、鸡肉等温补性食物来帮助身体御寒。秋季气候干燥,汗液蒸发快,应多补充些水分,尤其是在清晨醒来,喝一杯温水,弥补夜间体内流失的水分,稀释血液,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
      3、避免情绪波动

      保持平和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,以免情绪波动过大而导致血压波动诱发脑血管病的发生。

      4、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

      适当锻炼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有助于增强脑血管系统的稳定性。研究证明,吸烟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。香烟中的尼古丁使神经末梢及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,造成血管收缩、痉挛、阻力增大以及血管壁损害。血管壁的损害是动脉硬化、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。吸烟还能使全血黏度增加,血流缓慢,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增强,易导致血栓形成。所以戒烟是预防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之一。另外,老年人不要长时间打麻将、下棋等久坐,不利于血液流通。

      5、遵循医生治疗建议,定期复诊

      高血压患者应做好自我监控:每天监测血压一次;每半年复查一次血脂,每年至少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。若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,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。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类型,有助于控制血压波动,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
      总之,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,季节交替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时期。气温下降,患者的血压容易出现较大波动,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适度添衣,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,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,都是保持血压稳定的重要方法。只有合理的调节,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,预防高血压引发的脑血管疾病。

      文字:内一科 孟建华